孟子生活在什么时期?

战国时期孟子(约公元前372年—公元前289年),名轲,据说字子玉或子车(见《文字争议·字表》目录),邹国(今山东邹城东南)人。战国时期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是孔子之后、荀子之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

战国时期


孟子(约公元前372年—公元前289年),名轲,据说字子玉或子车(见《文字争议·字表》目录),邹国(今山东邹城东南)人。战国时期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教育家,是孔子之后、荀子之前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。他与孔子并称为“孔子、孟子”。孟子宣扬“仁政”,最早提出“贵民尊君”的思想。他被韩愈列为继承孔子“传统”的先秦儒家人物,并被元朝追赠为“小圣”。

孟子维护和发展了儒家思想,提出“仁政”学说和“性善”学说,坚持以“人”为本。首先。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。但他在宋朝之前的地位并不是很高。自从韩愈的《元道》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“道”的人后,便出现了孟子的“升级运动”,孟子的地位逐渐提高。他的学说对宋代影响很大。北宋神宗熙宁四年(1071年),“孟子”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。后来,《孟子》升格为儒家经典。南宋朱熹将其与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合为“四书”。元至顺元年(1330年),孟子被封为“雅圣公”,此后称“雅圣公”,地位仅次于孔子。他的想法和想法孔子的学说统称为“孔孟之道”。

战国时期是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段时期(也有人认为具体时间应该从韩、赵、魏三大家族分晋的时间算起)直到秦始皇统一世界,即公元前403年-公元前221年)。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,其主要时间线在东周时期。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对抗最为严重、旷日持久的时代之一。以三大家族分晋为标志,战国七侠格局确立。

孟子生活在什么时期?

战争频繁

公元前403年,东周共同统治者周威烈王封韩、赵、卫三家族为诸侯,而战国七侠则是正式成立。从春秋初期的一百四十多个诸侯,经过三百六十多年的兼并,到了战国初期,只剩下二十多个了。其中最强大的七个国家是西营秦姓、洞天齐姓、中原三晋(赵、魏、韩)、南糜楚姓、北姬燕姓。史称“战国七杰”。各家族的吞并战争使得诸侯数量减少,胜者的领地变大,人口增加,财富集中。原本分散在各个诸侯手中的土地、人口和财富,都集中到了少数诸侯手中。世界已经从成百上千个小国家合并为十几个大型实体国家。原有的战略缓冲空间不复存在,各大国不得不面临直接、残酷的共同对抗格局。竞争。资源的集中,导致国家之间战争的规模和强度急剧上升。相互之间持续激烈的战争中,如何在竞争中生存,富国强军成为各国决策者首要考虑的问题。在这个时代出现的普遍需求下,一系列的改革及时展开,战国时代的帷幕也拉开了。

据统计,从周元王元年(公元前475年)到秦政王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的255年间,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战争230次。战争爆发时,双方往往出动数万至数十万人。西汉末年,刘向将有关这段历史的各种资料整理成书,命名为《战国策》。从此,这个历史阶段就被称为战国时期。里约德。